11月1日-2日,第九届智慧会计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二届中国会计信息化公益大讲堂、第四届潘序伦会计学术论坛在我校举办。围绕论坛主题“AI赋能会计转型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来自全国高校、企业及媒体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交流。论坛分开幕式、主题报告、平行论坛(青年学者论文报告与讨论)、学术期刊圆桌论坛和闭幕式等五个环节。
校长张兵、江苏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章江益、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志斌、立信会计出版社副总编辑张巧玲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副校长苍玉权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张兵介绍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规模与成效、远景发展目标等情况。他指出,本次论坛聚焦会计发展变革,共同探索“人工智+会计”的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章江益指出,当下AI正在飞速发展,传统财会工作面临极大挑战,相信以这些会计名家作为榜样,大家一定可以适应AI、利用AI,为江苏乃至全国会计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陈志斌介绍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往届学术会议概况。他指出,委员会持续关注AI技术对会计研究、教育和实践的影响。本次论坛邀请了多位学术大咖作大会主题报告,目的是为了共同探讨会计与AI的深度融合,通过会计转型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张巧玲发表致辞并向大会捐赠书籍。她表示,立信出版社通过设立出版基金、开放AI教学平台、支持青年学者等三项举措,做链接学术与产业的桥梁,推动会计在AI时代焕发新生。
1日上午主题报告第一阶段,南京审计大学党委书记董必荣、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靳庆鲁、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主任张敏、南京大学资深教授朱元午、西安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张俊瑞、东南大学首席教授陈志斌等分别作学术报告。
1日下午,会议设立8场平行论坛,分别围绕数智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数智化转型与财务管理、数据要素与企业价值、数智会计与新质生产力、AI时代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的会计教育改革、数据资产与公司治理、政府行为与企业运营和人工智能与企业运营等8个主题展开。各分论坛聚焦学术前沿问题,碰撞智慧火花,现场气氛活泼热烈。平行论坛会后,评选出3篇优秀论文。
2日上午,学术期刊圆桌论坛环节,《现代经济探讨》主编张震、《江海学刊》副主编战炤磊、《财务与会计》编辑中心副主任张璐怡、《财会通讯》编辑部主任刘珊、《会计之友》副主编宋丽梅、《财政监督》责任编辑郑洁和《常州工学院学报》责任编辑刘景平等参加,并介绍各自期刊风格与投稿要求,分享“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的看法,对论文如何选题进行讨论。第二阶段主题报告环节,中央财经大学袁淳教授、立信会计出版社原社长窦瀚修、山东财经大学李瑞雪副教授分别作学术报告。
陈志斌作闭幕总结。他指出,本次论坛精彩纷呈,来自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探讨了AI如何赋能会计转型,进而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些专家观点新颖、成果丰硕,给我们很多新知及思路上的启发。他希望大家在AI赋能会计转型发展的星辰大海中,乘风破浪,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贡献更多会计智慧和力量。
本次论坛由我校和东南大学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研究院、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江苏省会计学会、常州大学、立信会计出版社主办,《江海学刊》《现代经济探讨》《财会通讯》《会计之友》杂志社协办,我校研究生处和经济与管理学院、常州大学商学院承办。





(经济与管理学院 沈毅/文 李娜/供图 李芸达 谢金楼/审核 周绍萍/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