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管弦乐《听见·大运河》走进我校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5-05-26浏览次数:15

5月25日,由常州市歌舞剧院创作的民族管弦乐《听见·大运河》在我校文化艺术中心礼堂精彩上演。该项目是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李博禅作曲,江苏省演艺集团艺术指导王爱康指挥,国家一级演奏员、常州市歌舞剧院副院长徐静制作,是目前国内唯一一部大运河题材的民乐作品。悠扬的乐音带领我校1000余名师生穿梭千年运河文明,听见历史回响,感受文化温度。本次音乐会由校团委与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联合承办。

《听见·大运河》以民族管弦乐为桥梁,连接古今,用音符勾勒出大运河的波澜壮阔与细腻温婉。整部作品由四个场景和四个篇章组成。四个场景由吟诵和古琴演奏营造,分别题为《生息 声兮》《江南好》《奔流向前去》《流向未来》。四个篇章为整场民乐演奏的主体部分,与场景内容一一呼应,分别为古筝、箜篌与箫《大地之源》,丝弦五重奏《最忆江南》,唢呐与鼓阵《船夫颂》,民族管弦乐《中国大运河》。《大地之源》讲述源头之水对大地生灵的哺育之恩,以筝、箜篌与箫的协奏,演绎源头之水从滴水潺潺直至汇流成河的历程。《最忆江南》采用最具江南特色的丝竹五重奏来描绘依河而生的百姓生活以及沿岸城市的繁华,有如泛舟湖上,听之心情愉悦,观之水波荡漾。《船夫颂》是以《起锚号子》为元素创作的鼓乐,色彩浓郁,台上领奏与鼓阵一呼百应,唢呐则呈现出了厚重的历史沧桑感与运河沿岸人民的隐忍坚韧精神,直抵人心。《中国大运河》以民族管弦乐表达对新时代运河精神和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深情赞颂,音乐从柔美连贯到连续切分铿锵,再到鼓阵悄然汇入,如同运河水面从平静至湍急又豁然开阔。

音乐会现场掌声雷动,氛围热烈。这不仅是一场音乐会,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文化的传承,充分展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无限魅力,同时也诠释了“大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观看完演出后,师生反响热烈,“这场音乐会彻底征服了我,让我惊叹于民乐的无限可能,每一件乐器都是文化的瑰宝,它们合奏出的不仅是音乐,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脉络。”

本次音乐会以高雅艺术之美浸润校园,不仅让师生体验了一场高规格、高水平的音乐盛宴,也丰富了师生生活,提升了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等核心素养。未来,学校团委将继续组织开展此类“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让更多学生近距离感受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心中扎根,引导广大青年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校团委 杨磊/文/供图 顾勇/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