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校各二级基层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校党委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紧紧锚定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目标,有力有序做好各项工作,以更高站位、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更强担当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彰显特色。
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学院党委:以学增智强本领,感恩奋进走在前
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学院党委扎实推动主题教育,促使党员干部以学增智,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理实融合,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将“学思想”作为第一要务,通过读原文学原著、研讨交流、专题辅导、现场教学、实地调研等理实融合方式开展理论学习研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之指导工作。
扎实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大讨论
5月10日以来,各支部紧扣“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主题,结合学院中心工作和系部工作实际,围绕党的建设、立德树人、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特色发展等进行重点研讨,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嘱托、要求及指示等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践指引和行动指南,达到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目标的效果。
务实走访调研,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见效
将学习《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成果转化为行动,党政班子成员逐一与各专业系部教师座谈,把脉学院发展,收集问题建议,形成基层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挥、学科专业建设服务常州高质量发展、提升“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成效、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师科技服务能力提升等事关学院改革发展的研究课题。
大力推进2023届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出台《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推进办法》。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工作。党政班子带队走访企业35家,开创人才培养新局面。开展专场招聘会3场,邀请校友企业家开展校友讲堂——“职引前方”大咖面对面沙龙等活动。截至5月底,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为72%。学院获2022年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秉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育人理念,成立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学院学生社区第一、二、三党支部,积极践行“四航引领”,实施“三心三力”工程,着力打造“四地”,形成一站式集成、网格化管理的“一站式”学生社区“三全育人”局面。
打造校级“海智引航 同心报国”同心教育实践基地,将“三耕四传”作为学院统战工作的基本定位和使命担当。“教工之家”建设正式启动。
光电工程学院党委:学进去,做出来,增强主题教育实效
光电工程学院党委把学思想贯穿主题教育各方面全过程,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中见成效。
“学”字当头,筑牢根基
紧抓学习,采取个人自学、读书班、中心组学习和现场教学相结合形式开展理论学习。党政班子成员全程参加读书班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并作重点发言;参观监察文化馆,利用“常州三杰”情境教室开展沉浸式学习。党支部组织党员以集中领学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形式开展理论学习。
访企拓岗,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既紧抓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又多举措助力学生就业。
走出去,请进来。党政领导带队走访6家用人单位,实地走访了解企业人才招聘需求,推介毕业生。组织63家企业来院专场招聘,提供238个岗位。组织专业教师和党员为企业与学生对接,提高就业成功率。目前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74.9%,升学率达19.8%,留常就业落实率达33.6%。
深入调研,解痛点难点
针对制约学院发展的短板与弱项,确立5个方面调研课题,并通过走访、谈心谈话、交流研讨等方式发现问题、寻找良策,形成长效化机制。目前初步确定将修订完善4项制度。
实地调研“一站式”学生社区,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的堵点和难点,并一着不让抓解决。
开展大讨论,大力办实事
在学习调研基础上,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大讨论,谈问题、析原因、找准破解切入点,办实事。
针对教师办公环境问题,认真研究,形成方案,及时改善解决。对随时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关注解决。
深挖现有实验场地资源潜能,首次挤出4个房间用作研究室,并制订研究室使用申请与退出制度,为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提供支撑。多方协调沟通,帮助部分青年教师解决科研用服务器的摆放场所。
组建由班级学习骨干、高年级学生党员、教师构成的志愿服务队,为高等数学、物理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提供帮扶,教方法、作指导,强信心。
化工与材料学院党委:扎实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化工与材料学院党委认真按照校党委部署,把高质量开展好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高标准谋划、高要求组织,做到“三个推动”。
加强组织领导,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
紧跟学校主题教育计划安排,坚持把“学思想”摆在首位,把理论武装作为重中之重。成立学院主题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及学院整体学习方案,推动全院师生理论学习计划落实落地。做到领导班子示范学,优秀党员带头学,以点带面,不断扩大理论学习宽度深度。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党支部书记培训、师生党员大会、辅导报告会等形式将理论学习贯穿始终,压实各党支部职责,确保上下联动、步调一致。做好督导检查,引导全院党员、干部和全体师生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扎实成效。
紧扣目标任务,推动主题教育往实里走
结合校内巡察整改工作的推进落实,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制定调查研究工作方案,赴兄弟院校、合作企业、实习基地调研,并结合学校各部门调研、党委巡察、审计监督等问题,研究部署检视整改相关工作,梳理问题清单,边调研、边检视、边整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加强风险防范,提高师生员工获得感和安全感。
强化教育引导,推动主题教育往心里走
全方位、立体式、多渠道开展教育引导工作。举办专题辅导报告会、集中观看主题教育专题片《嘱托·奋进》,使全院师生党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有更清晰的认识,深刻感悟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关心和期盼,对党员的殷殷嘱托;党政领导、支部书记、党员代表及科层人员参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现场接受党性党风党纪廉政教育;扎实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大讨论,谈感悟、讲体会,找问题、挖根源,谋思路、提对策,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凝聚思想共识和精神动力。
创新创业学院直属党支部:学思想强党性 作调研出成效
创新创业学院直属党支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筑牢根本,始终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努力将主题教育激发出的敢为善为勇争先的热情干劲转化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的实绩实效。
铸牢创新创业教育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论述具有严谨统一的内在逻辑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就要在对此的学习认识、理解把握上“走得更深”,在贯彻落实、解决问题上“走得更实”。
摸实情找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师生导向,深入查摆问题,分析原因。梳理总结出五个突出问题,即双创精神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各二级学院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尺度不统一、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度不够、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地方产业发展关联度不足、“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赛事中国奖没有。
谋实招解难题
坚持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统一,推动常州三杰融入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创业观,实现以价值链为导向的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的有机衔接。
编制《常州工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常州工学院“专创融合”课程管理办法(试行)》,全面推进融教学、实践、服务、孵化于一体的双创教育实践工作。建立校内、校外协同育人机制,全面营造创新创业人才成长发展的生态环境,实现人才培养主体从一元走向多元。
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格局。将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努力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校地一体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以提升“三大赛”成绩为重点,培育和孵化亮点特色项目。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铸魂育人 服务社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发挥学院优势和领导干部示范作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为学校加快建设一流应用技术大学贡献力量。
学习:入脑入心入魂
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参加主题教育读书班学习,带头领学必读书目,带头作专题学习辅导,为读书班小组成员当好示范。
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认真开展集中学习,党总支书记带头领学并作主旨发言,班子成员积极发言,扎实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魂。
育人:讲深讲透讲活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肩负起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
认真贯彻中宣部、教育部等有关通知精神,结合主题教育安排,抓好思政课教师专题培训,进一步强化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意识、意识形态安全意识、纪律意识,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在落实省委巡视整改人人过关、门门过关要求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课课过关”。高玄博士获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一等奖,并入围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备赛会。
认真贯彻省教育厅专题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大学习、大排查、大整改”要求,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开展主题教育、师德师风教育取得的成效转化为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自觉行动,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
积极发挥青年博士宣讲团、“常小燕”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作用,为校内外提供高质量的理论宣讲和志愿服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全力服务学校主题教育。校党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熊焱生,副院长夏天静,钱正武教授等多名教师为主题教育读书班(学习小组)作专题辅导报告,相关老师带领“常小燕”成员为校党委领导班子及12个读书班学习小组、部分二级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讲“情境党课”20场次。
积极提升服务地方效应。大力推进新北区委宣统部“理响新北”名师工作室合作项目,为新北区各街道、乡镇、社区开展理论宣讲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近百场次,深受欢迎。与天宁区委宣传部、常州烈士陵园、兰陵街道党工委等开展党建合作,签署“五合一”基地合作和理论宣讲共建协议,开辟服务地方新场域。推进落实市总工会“双进”项目,“思政教师进企业”深受企业青年党员和职工欢迎。特别是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当天,联合新北区委宣统部举办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理论宣讲大赛决赛,为观众和游客送上了理论大餐、精神盛宴,且三次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