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 江苏省红十字会 | 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以爱之名 与爱“童”行 (博爱青春⑰)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1-08-30浏览次数:4973

博爱青春⑰ | 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以爱之名 与爱“童”行


这个暑假,全省高校红十字志愿者积极参与“博爱青春”项目,弘扬红十字精神,勇担新时代青年使命,深入基层,广泛开展切合群众需求、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响应号召参与防汛减灾和疫情防控,为推动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

以爱之名 与爱“童”行


有这样一群孩子

他们有明亮的眼睛

却拒绝与人对视

他们有正常的听力

却不理会爱的呼唤

他们有清脆的嗓音

却不说话

不愿交谈、不愿歌唱

他们就是不幸罹患自闭症的孩子

孤独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像天上的星星

在遥远的夜空中独自闪烁

因此也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

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以“以爱之名 与爱童行”为主题开展“博爱青春”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活动采取宣传与关爱相结合的方式,主动适应新时代人道需求新变化,从改善自闭症儿童的境况着手,在红十字宣传、推动“三献”、关爱服务、卫生科普、防疫急救等方面,开展切合群众需求、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一、吹响实践活动集结号

项目开展前期,江苏省红十字会、常州市红十字会以及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团委对项目成员进行多次培训,旨在提高志愿者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技能,提升项目意义,扩大项目的影响。

同时,为了提高项目进行中志愿服务活动的针对性与可行性,切实把握活动的开展对象基本情况,团队成员根据查阅资料了解到的情况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并进行广泛宣传,问卷有效率达到了80%,为后期对服务对象的活动反馈分析提供有效数据。

二、掷地实践,传递关爱

团队成员根据不同的受众把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对青少年、周围群众以及外国友人开展红十字会知识宣讲活动,同时宣扬红十字会精神,教授基本的急救技能,扩大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前往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帮扶对象送去物资,陪伴他们上课,为他们孤独的内心送去关爱与希望。

(一)

宣扬红十字会精神,教授急救技能

为深刻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让更多的群体深入了解红十字会,6月-8月,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以爱之名 与爱“童”行蓝色守护团队分别在江苏省常州市、镇江市、南通市、徐州市以及腾讯会议开展红十字会知识宣讲活动。

01

走进常州博爱路小学

活动开展过程中,志愿者们承担起教师的角色,用课堂教学的模式以及灵动有趣的课件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拉近了同学们与红十字会的距离。此外,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志愿者们穿插了实践环节,形成了集体视频观摩——专业真人演练——一对一动手操作的循环教学模式,让同学们融入课堂,激发学生们对于红十字会的兴趣。

02

深入江苏各地,传递红十字精神

为了进一步扩大红十字会的影响力,团队成员积极联系印度尼西亚的同学共同参与此次活动。受疫情的影响,8月12日,项目全体成员齐聚云间,为印度尼西亚的同学开展了一次急救知识培训,并呼吁他们学习红十字会精神,为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关爱。


(二)

爱浸童心,情暖“星星的孩子

为了让小朋友们深入了解什么是自闭症儿童,志愿者们通过叙述一个自闭症儿童的成长故事向小朋友们生动地讲解“星星的孩子”,从而呼吁小朋友们积极加入红十字会的大家庭中,多给予身边的自闭症小朋友帮助和关爱。

常州工学院蓝色守护团队先后走进常州市天爱康复中心、常州市武进区肯纳康复中心、黑龙江初阳自闭症康复中心开展“守护蓝色天使”志愿服务活动。

01

常州天爱康复中心

活动开始之前,康复中心的负责老师都会对志愿者进行专门的服务培训,向志愿者们介绍自闭症儿童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服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活动中,志愿者们分组进班,一对一近距离陪伴自闭症儿童,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志愿者们用音乐、积木、色彩、数字等元素走近这群孩子,为他们孤独的内心送去温暖与光明。孩子们跟着音乐晃动的小手、用积木搭建的造型以及用色彩按下的手掌印都是对志愿者们的陪伴最好的肯定与回应。

志愿者们带着孩子们用不同颜色的卡纸折成了一个个蓄力飞翔的纸飞机与孩子们一起放飞,让希望与梦想起航,让关爱与孩子们同在。

02

常州市武进区肯纳康复中心

7月9日,志愿者们怀着激动憧憬的心情前往康复中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主要包括辅助课堂训练和陪伴课余嬉戏。在这里,志愿者们用心守护这群可爱的会发光的小天使,用微笑去融化他们的内心,用耐心帮助他们交流。

03

黑龙江初阳自闭症康复中心

7月15号,黑龙江小分队的志愿者们在经过负责老师培训之后,开始一对一地去陪伴这群孩子,教他们穿鞋、带他们熟知身边的事物等。孩子们们每一次的笑容都让团队成员感觉无比欣慰。

04

扩大活动范围,提高影响力

在整个活动开展过程中,团队成员还把一些急救技能与自闭症儿童的故事制作成宣传册,深入各自家乡的社区、小学等地宣传,尽量消除人们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歧视,让更多的人群认识这个需要帮助的群体,了解帮助这个群体的方式及途径。


团队成员与相关老师、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并对家长也进行了儿童急救知识培训,以便于他们更好地呵护这群“星星的孩子”。同时,大家利用苏宁公益平台为自闭症儿童募资,用这笔善款为康复中心的孩子准备了礼物与学习用品,希望他们在社会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05

战在“疫”线,彰显青年担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个暑期,在全省各地的疫情防控队伍中,有一群逆风飞扬的年轻身影,他们是常州工学院蓝色守护团队的志愿者。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们响应号召,纷纷行动,带头加强防护、依法有序参与防疫抗疫志愿服务,积极投身核酸检测防控一线,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为疫情防控贡献红十字青年力量。


当然,志愿者们在这些防疫服务过程中也收获颇丰,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感悟。

志愿者谷丽说道:“虽然离疫情中心禄口机场有很长距离,但是这里也发现了患者。短短几天时间,普通的小镇上升为中风险地区,全区通宵做核酸检测,截止现在已经做了四次,萌生当志愿者的想法也是在我做核酸的过程中,大家有序排队,众志成城。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也想为家乡尽一份力量。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顶着烈日,虽然辛苦却有满满的收获,让我更加珍惜平静安宁的生活,也许我现在为别人多做一点,疫情就能更早结束,南京加油,与你同在!!!”

志愿者刘欣怡感叹道:“在南京疫情爆发后,我和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参加了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时间不长,却是一段很特殊的经历。能够为南京抗疫贡献一份微薄之力,这让我感到这个假期是有意义的。在志愿服务中,我对基层组织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炎热的天气里他们坚守岗位,每个人都在齐心协力与疫情斗争,我也体会到所有战疫一线人员的辛苦,这份辛苦,因他们的无私奉献而显得弥足珍贵。”

三、心有所感,青春无悔

经过长达45天的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回忆起来深有感悟,这是一段充满爱与温情的经历,也是一段洋溢着志愿精神的道路,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志愿者的心声。

志愿者夏佳辉:我很荣幸能够加入“以爱之名,与爱童行”团队,用自己的行动来向社会大众介绍红十字会和“星星的孩子”。这对我来说是一次特别的体验,我们前往各地的学校机构进行宣讲并亲身与自闭症儿童接触,过程很愉快,我们灌输的并非冰冷的知识,而是培养孩子的爱心与同情心,社会需要这样的同理心。在感染他人的同时,我自己也获得了成长。我了解了红十字会的起源故事,学会了各式各样的急救包扎法,懂得了作为大学生应肩负起的社会责任。今后我也会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志愿者徐舒怡:我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学习了关于红十字会的知识,学会了简单的包扎和海姆立克急救法,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应急知识。在了解关于“星星的孩子”的时候,我总是鼻头酸酸的,在和自闭症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温暖与可爱。其实他们与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只要我们愿意了解他们,愿意关心他们,温暖与爱随处可见。希望有更多的人愿意奉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整个活动让我非常感动,让我看到了“星星的孩子”的光芒,也让我自己成长了许多。

志愿指倪婧凡:通过这些活动,我对红十字会的急救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当然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讲述的关于“星星的孩子”。在宣传中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很多人对于这一类人群是陌生的甚至不能理解,一些人将自闭症和抑郁症等同等状况,这也显得我们这次宣传活动是十分有必要的。虽然自闭症谱系障碍是大众中的一小部分,这一类人群容易被忽视,容易被排挤,因此更需要我们这些队员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作出一些贡献,使更多人了解这一类人群、了解特殊教育。

志愿者顾焕诚:参加这些活动让我认识到,“星星的孩子”不与人沟通,行为刻板,有语言障碍,智力发育不均衡,严重的会有自残或暴力倾向等,甚至有些孩子长大后会有报复社会的行为,其家庭遭受着极大的压力。而当前社会上针对“星星的孩子”的专门治疗机构和专业的教育机构极其稀少,社会对这一群体关注度不足。因此,我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将会尽我所能向周边的同学朋友宣传“星星的孩子”所面临的困难,号召他们本着红十字会的精神,关爱“星星的孩子”。

四、注重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力

在宣传推广方面,常州工学院“以爱之名,与爱‘童’行”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响应省红会要求,在取得相关机构负责人同意后,开展红十字公益视频录制、摄影以及宣传单设计制作,多角度正面宣传红十字会知识,呼吁社会大众关注“星星的孩子”,团队成员也积极整理文字材料,其中在中青校园网上发表通讯稿6篇,微博上发表通讯稿5篇,院团委发表2篇,省红会发表1篇,今日头条1篇,累计浏览量破千。


本次项目的开展,希望通过志愿者们的实践宣传,能有更多社会群体来关心自闭症儿童,重视自闭症儿童的发展问题,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周围的环境和社会。同时让红十字会知识得到更多的普及,让急救技能深入小朋友们的内心,从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五、活动总结

此次实践项目共计31人参与,加强了同常州市天爱康复中心、肯钠儿童提升中心、黑龙江绥化市初阳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常州市武进区肯康纳康复中心以及多所教育机构的联系,并形成了固定的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志愿者团队与常州市天爱康复中心达成了长期的合作,预计直接受众一千余人,间接受众一千五百余人。

2021年有一个不平凡的暑假,常州工学院也有一支充满爱心活力的蓝色守护团队。受疫情的影响,8月22日,全体团队成员齐聚云间,共同开展了项目的总结大会。

夏去秋来,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以爱之名,与爱“童”行”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已经圆满结束。但是生命不息,志愿者们的服务热情不止,“星星的孩子”渴望更多人能够了解他们的世界,渴望更多的关爱与理解。弘扬红十字会志愿服务精神,常州工学院蓝色守护团队一直在路上!关爱在于行动,志愿在于你我,期待所有的孩子能够笑在阳光下,长在关爱中!


编辑:永盈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