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 新华日报 | 常州工学院: 打造新时代“三化”辅导员队伍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1-03-25浏览次数:4499

如何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肩负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常州工学院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破解难点、改革考核评价打通堵点、加强培养培训构筑支撑点,打造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辅导员队伍,全面提升新时代辅导员的核心竞争力,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学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每年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都要专门听取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汇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人数不足、水平不高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搭建发展平台,持续跟进发力,完善培养机制,学校公开招聘了一批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的优秀人才,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通过不断引进,努力尽快选优配足辅导员人数,建强辅导员队伍。同时,校领导班子成员、全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思政课教师、优秀校友等近百人受聘担任“特聘班导师”,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航人,充实学生工作队伍的力量。为了达到辅导员队伍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学校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速,校党委书记把辅导员素质提升工作作为2020年书记履职亮点项目来抓,进一步提高了全校上下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治站位。学校成立辅导员发展中心,书记校长带领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导师,与辅导员进行“师徒结对”,直插一线,承担指导辅导员个人发展规划制定、立德树人能力提高等职责;二级学院组建专项辅导员工作室,为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提供组织保障。依托校院两级平台的密切联动,学校现已形成校领导、中层干部、年轻辅导员三个层面频繁交流互动的辅导员培养模式。学校日益完善的培养机制,筑牢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根基。

近年来,学校不断完善体制,大力加强制度建设,打通制约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堵点”。学校将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完善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流程,建立健全配备与选聘机制、考核与激励机制、培训与发展机制;将辅导员素质提升计划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师资培训的总体计划,制定《常州工学院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梳理辅导员队伍建设文件,制定和落实了《常州工学院辅导员工作条例》,畅通学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发展通道,完善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和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在畅通辅导员职业发展通道的同时,学校也严格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常州工学院辅导员工作考核办法》,明确了新时代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与使命担当。

面对思想活跃、思维新颖、价值观尚未成型的00后大学生群体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着新挑战。学校进一步加强辅导员系统培训研修力度,着力提升辅导员解决问题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学校将校内外培训研修相结合,通过岗前培训、校内外培训、专项比赛、专家引领、工作沙龙等形式,积极打造“阅(阅读书籍)、聆(各类培训)、言(主题沙龙)、行(实践培训)”四个模块,推动辅导员进行专题性研究学习,夯实辅导员理论知识基础。

现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题培训多了,结合热点问题、剖析时事政治的主题研讨也多了,辅导员也有了更多可以向专家学习、向先进典型学习、向导师学习、向同伴学习的机会。通过系统学习研修,全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王萍霞 王超  20210325xh.pdf

(文章来源于2021年3月25日新华日报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