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 常州日报 | 常州工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 爱国电影入课堂 专业课上出“思政”味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11-05浏览次数:4757

常州工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
爱国电影入课堂
专业课上出“思政”味




本报讯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上看电影?近日,在常州工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苗雪佩博士的一堂专业课上,大屏幕正在放映着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影片中,黄渤饰演的负责开国大典电动升旗的工程师林治远,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保障了我国第一面五星红旗顺利升起。

观影后,苗雪佩结合影片内容,开启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塔设备的机械设计》。从影片中展现的国家成就以及大国工匠精神延伸开来,苗雪佩说道:“塔设备在运行和使用中损坏的可能性比较大,对它的设计一定要合理,并且要定期维护。因此,作为学习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学生,设计符合工艺要求的化工容器更需要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大国工匠精神,对你们今后走向工作岗位也至关重要。”

课堂上,苗雪佩运用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塔设备设计的重要性,并有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7级学生阮宏泽说,原本专业性极强的课程内容,在苗老师的讲解下,显得通俗易懂,自己也对工匠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苗雪佩告诉记者,《化工机械与设备》的思政元素都根据课程本身的内容深度挖掘。针对不同的思政元素,她会结合案例教学法、讲授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比如,我讲金属防腐时,会介绍目前我国的防腐研究进展,向同学们说明我国关于防腐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很受学生欢迎。”

2019年7月,苗雪佩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科技副总”,今年4月,她获得常州工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这些宝贵的成绩,也促使苗雪佩在自己的“课程思政”之路上越走越坚定。“《化工机械与设备》的‘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案例的设计,重点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职业素养,强化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绿色、安全的化工生产理念。同时,展现我国化学工业技术发展等方面的成果,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从而实现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杨曌)20201105B02_pdf.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