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巷里摄影摄像的身影,新媒体中心参观时好奇的神情,考研经验分享会上争抢话筒提问的热烈……人文学院18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认识实践周里,走出校门,在“我城 我学 我爱”的主题活动中,提升了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对专业的认同感。
多练、常练、反复练,这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获得的有效途径。在认识实践周的第二天,18级编导班同学带着对常州历史文化的探究与记录的强烈愿望,带着项目化学习的任务,走进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在指导教师的指点下,举起相机,打开摄像机,学习用镜头介绍自己眼中的青果巷,激发了开展专业创作的浓厚兴趣。
认识媒体,了解媒体人,零距离接触融媒体,是本次认识实践周的一大教学目标。“我们要学会使用的设施设备太多了!”这是在常州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让人眼花缭乱的操作台、高清电视摄像机、大型演播厅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常州名主持毛毛、楼益华、陈晶的讲解与创作经验分享,让同学们感受了媒体人的职业自豪感,也坚定了学好专业的信心。在认识实践的第四天,大家与两位已考上研究生的编导专业毕业生座谈交流,学长们在大学期间开展专业学习、备战考研的经验与方法,给了大家极大的启发,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人文学院在专业建设中,全面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实践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集中实践训练的一个环节,是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训练的第一步。本次认识实践周活动,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既有理论学习,也有实践操作,为学生开展学业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也有效提升了他们开展专业学习的信心。
(人文学院 印兴娣/文摄 谢燕红/审核)